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中國文學史上
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(1) 
開課學期
102-1 
授課對象
中國文學系  
授課教師
陳志信 
課號
CHIN2003 
課程識別碼
101 25101 
班次
02 
學分
全/半年
全年 
必/選修
必帶 
上課時間
星期一6,7,8(13:20~16:20) 
上課地點
新102 
備註
下學期由黃奕珍老師授課。
限本系所學生(含輔系、雙修生) 且 限學號雙號 且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
總人數上限:60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中國文學史乃中文系必修課程,發展至今,已有多種引介進路:若以傳統集部體例依時代介紹文人著作者、以唯物史觀評述歷代文人著作者、以抒情文學史觀評述歷代文人著作者、考述文學生產環境的演變造成的影響者、觀察文學觀念蛻變下文學多樣發展現象者,還有站在後設立場,討論諸種文學史建構的優劣、異同處者。
本課程擬由「文學運作情境(包括吟詠、書寫、流傳和消費等)的考掘」和「文學製作套式的透視」這兩個交相關係的視角,觀察先秦至南北朝的文學現象。希望透過如是引介,有助讓同學瞭解文學發展奠基作者、消費者互動關係上寫作套式的有效運作。


課程進度
以先秦至魏晉南北朝為範圍,討論系列主題:
(一)從《詩經》呈現的諸種文學收、發關係,如:陳詩供王者觀政、采詩以觀各國風俗、士大夫登高諷誦山河家國圖像、士人引詩交際及藉比興譬喻寄寓理念情思,諷諭詩與失志情懷的抒發等等,觀察諸書寫套式如何萌生,又構成了怎樣的學現象,如:頌、樂府、賦、騷、詩等等。這主題的討論,揭示古代文學發展關乎世間和美倫序的冀望。
(二)從「文」本意謂典章制度,「文人」本指善用各式書寫成就各種環境所需語文溝通關係的書寫者這角度,觀察廣泛稱為「公文」的諸種文體,如對鬼神、祖先、上級、平輩、下屬、子民、生物等不同倫序間收、發關係者,各相應文體的發展,其功能、套式、標準的演變情狀,都在討論範圍。
(三)「文」作為促進王朝運作的典章制度,有關發展成果的整理與功效檢討,殆有兩次重要的討論:一次是戰國後期到劉向、歆父子完成的知識譜系建構,另一次即是魏晉六朝的文學批評。兩者皆總結也積極指導了文學的發展,我們將依次介紹。
(四)最後談小說,小說承稗官(又是典章制度的一環)收羅街尾巷談精神,轉接宗教經典套式,於六朝開始有具潛力的萌芽發展。本課程稍做介紹。
 

課程目標
讓同學瞭解文學發展奠基作者、消費者互動關係上寫作套式的有效運作。使同學在累積文學史知識同時,也能試著從古代實例中汲取養分,培養省思並介入當今文學發展的能力。 
課程要求
尊重文學作品,尊重課程的進行。

成績評量方式:
有數次的詮釋作業和一次考試(90%)。另課堂出席狀況與課程參與度亦為評量重點(10%)。
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隨課堂進度介紹書籍和論文。 
參考書目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無資料